最近手头紧,急需用钱,这时候网贷口子就成了不少人的选择。不过,很多朋友可能会担心:借了网贷会不会影响征信?尤其是那些已经有信用卡账单的朋友,生怕再多个记录影响以后买房买车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话题——哪些网贷口子下款容易还不上征信,顺便教大家几招避开雷区的小技巧。
先说说为啥有人专门找不上征信的平台吧。有个粉丝跟我说过,他去年因为创业失败欠了二十多万,现在想借点钱周转又怕银行看到太多借款记录直接拒贷。这种情况确实挺常见,不上征信的平台这时候就像根救命稻草。不过要注意啊,这类平台虽然不报送央行征信,但要是逾期了,催收电话照样能把你通讯录打爆。
这里教大家个土方法:直接在借款前翻翻《用户协议》。正规平台都会在合同里写清楚"授权查询征信报告"或者"报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"这类条款。要是看到这种字眼,赶紧撤退——这钱借了铁定留记录。另外有个小细节,放款方是银行或消费金融公司的,十有八九要上征信,毕竟人家受银保监会管着。
这里得先声明,咱们只说模式不说具体平台名,免得被当成广告。根据我这半年的实测,有三类平台通过率比较高:
1. 主打小额短期借款的,比如1000-5000元区间
2. 有购物场景的消费分期平台
3. 地方性小贷公司旗下的APP
不过要提醒各位,越是容易下款的平台利息越高,有些日息能到0.1%,借一万块每天利息就十块钱,这可比银行高太多了。
第一个坑是隐性收费。有些平台看着利息低,结果放款时突然收什么服务费、担保费,七算八算下来年化利率直接翻倍。第二个坑是信息泄露风险,比如,有些平台虽然宣传不上征信,但实际上可能偷偷把你的信息卖给第三方,这时候你的隐私可就"裸奔"了!第三个坑最要命——暴力催收,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,催收人员把借款人P成遗照群发给亲戚朋友。
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问:那到底该不该借这类网贷?我的建议是,能走银行尽量走银行,实在急用钱的话,记住三个原则:查清平台资质、算明白实际利率、做好还款计划。千万别以贷养贷,那跟滚雪球似的,越滚越大最后准完蛋。
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,今年开始很多地方都在严打非法网贷,前几天还看到新闻说某省一次性关停了17家违规平台。所以啊,借钱之前最好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查查平台有没有备案,这可是保命招。记住,天上不会掉馅饼,越是容易借的钱,背后的风险可能就越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