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很多朋友私信问我,市面上那些宣称"不上征信的贷款产品"到底能不能用。有人觉得这是解决资金周转的好机会,也有人担心会不会有隐藏风险。今天我们就来掰开揉碎了讲讲,这类产品到底是怎么回事?用了会不会影响信用?遇到紧急缺钱时该不该选?文章最后还给大家准备了3个更稳妥的融资方案,着急用钱的朋友建议看到最后。

先给不太了解的朋友解释下,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比如银行信用卡、房贷车贷,都是要上报央行征信系统的。但有些平台会钻监管的空子,主要分三种情况:
某些网贷平台、民间借贷公司压根没有金融牌照,自然也没有接入征信系统的资格。去年有个做餐饮的朋友急用5万块钱,就在某平台借了款,后来查征信果然没有记录。
有的平台会跟地方小贷公司合作,用合作方的放款通道。比如你在A平台借钱,实际放款方是B小贷公司,而这家公司可能还没完成征信系统对接。
部分机构虽然接入了征信,但存在15-30天的信息延迟。上个月邻居王姐在某平台借款,前两周查征信确实没显示,但第三周突然就出现了记录。
表面看似乎能保护征信,但实际操作中隐患比好处多得多:
某第三方机构统计显示,不上征信的贷款综合年化利率普遍在24%-36%之间,有些甚至通过服务费、管理费等形式变相突破法定红线。
去年有个读者案例,借款3万逾期后被曝通讯录,催收人员甚至伪装成快递员上门。这类平台往往采用外包催收,手段极其恶劣。
申请时需要授权通讯录、相册等20多项权限,去年曝光的某平台违规收集用户信息超500万条,都流向了黑市。
如果真的遇到资金周转困难,可以考虑这些更安全的融资方式:
虽然会上征信,但正常使用反而有助于信用积累。现在很多银行有专项分期优惠,年化利率能到8%以下。
持牌机构年化利率基本控制在24%以内,像某头部消费金融公司,新人首借利率甚至给到7折优惠。
连续缴存满1年的朋友,可以申请银行推出的公积金信贷产品,某股份制银行最高能批30万额度,利率才5.6%。
如果已经用了这类产品,记住这3个关键应对步骤:
最后提醒大家,今年金融监管特别严,很多以前不上征信的平台都在陆续接入系统。与其想着钻空子,不如好好养信用记录。最近发现某国有大行在推信用修复计划,结清逾期后最快1年就能洗白征信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网点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