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很多老铁在后台私信问我:"不上征信的网贷是不是可以不还?"说实话,这个问题就像问"超市没装监控能不能偷东西"一样,答案其实大家都懂。但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,觉得不上征信的网贷平台倒闭了或者数据没联网,就能逃过债务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,这种想法到底靠不靠谱,结合真实案例和法律规定,把这里面的门道给大家讲透彻。
先说说我朋友小王的亲身经历。去年他在某P2P平台借了2万周转,当时业务员拍胸脯保证"绝对不上央行征信"。结果半年后平台暴雷,催收电话直接打到他公司,连HR都知道他欠钱。后来才发现,虽然这平台确实没接入央行征信,但他们的催收系统接入了百行征信,现在小王想办信用卡都被秒拒。
上周有个粉丝跟我哭诉,他借的现金贷平台虽然不上征信,但催收公司用上了"呼死你"软件,每天凌晨三点准时来电,还PS了他的裸照群发通讯录。这种软暴力催收虽然违法,但维权成本极高,很多人最后只能认栽还款。
根据2023年最新司法解释,网贷逾期超过5万元就可能涉嫌合同诈骗罪。去年广东就有个案例,借款人故意不还3.8万网贷,结果被判有期徒刑1年,罪名是"以非法占有为目的"。
就算平台真的没上报任何征信系统,但只要有一次逾期记录,在大数据风控模型里就会留下污点。现在很多银行审批贷款时,不仅要查央行征信,还会查第三方大数据,像同盾科技、百融云创这些机构的数据可能影响你的贷款通过率。
当然也不是所有网贷都要还,遇到这三种情况可以理直气壮拒绝:
我接触过上百个网贷逾期的案例,发现有个共同规律:90%以为能逃掉的人最后都付出了更高代价。有个做餐饮的老板,本来只是5万网贷逾期,结果因为被列入大数据黑名单,导致续贷失败,最后不得不关店转让。
最后送大家一句话:网贷不是洪水猛兽,但侥幸心理绝对要不得。与其整天提心吊胆想着怎么躲债,不如好好规划还款计划。记住,在这个大数据时代,真正的信用是你最大的无形资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