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粉丝私信说收到"1069"开头的催收短信,点开链接才发现被套路了。其实小贷短信催收里藏着不少"坑",像虚假身份、威胁恐吓、骚扰轰炸这些情况,稍不注意就可能被牵着鼻子走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讲,遇到短信轰炸频率异常高、催收人员身份不明这些情况时,到底该怎么见招拆招,手把手教你看穿催收套路,守住自己的钱袋子!
上周老王突然收到条短信,说他在某平台欠了8000元逾期三个月,末尾还附了个还款链接。他明明记得早就结清了账单,结果一查才发现是诈骗分子冒用平台名义发的钓鱼短信。
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节假日前后,骗子就等着你忙中出错。收到催收短信时,记得先做这三步:
根据第三方投诉平台数据,2023年涉及短信催收的投诉里,有43%都存在违规操作。下面这些情况遇到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:
"我们是XX法务部的"、"受XX银行委托"这些说辞,十有八九是虚拟身份催收。去年小张就碰到过,对方自称是律师却拿不出执业证号,后来发现根本就是外包公司冒充的。
遇到这种情况要这样应对:
"再不还款就联系你单位领导"、"今晚十二点前不处理就发律师函",这些都属于违规催收话术。国家明确规定,催收人员每天联系不得超过3次,且不得向无关第三方透露欠款信息。
要是遇到这种情况:
有用户反映凌晨三点还在收到还款提醒,这种高频次骚扰已经涉嫌违法。根据《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》,催收应在早8点至晚9点之间进行。
时间段 | 允许催收次数 |
---|---|
工作日白天 | 不超过3次 |
节假日 | 不超过1次 |
夜间时段 | 禁止催收 |
突然收到短信说要多还"服务费"、"滞纳金",这时候千万要核对原始合同。去年李女士就吃过亏,本来8000的欠款被加收了2000元"快速通道费",后来发现是第三方催收私自加的。
遇到金额不符要这样做:
"加微信私下处理可以减免利息"这种说辞,八成是新型诈骗手段。正规平台都会要求通过官方渠道还款,任何要求转账到个人账户的都是陷阱。
这里有个真实案例:
今年3月,某用户收到短信让扫码支付到某个人账户,结果钱转过去后,平台系统显示依然未还款。后来查证发现收款人根本不是平台员工。
如果真的遇到这些情况,别慌!教你四步维权法:
最后提醒大家,如果确实存在逾期,也要主动协商还款方案。很多平台现在都提供延期还款或分期减免政策,千万别因为害怕催收而错过协商机会。
下次再收到催收短信,记得先深呼吸,按照咱们说的步骤一步步来。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,让那些违规催收无处遁形!如果还有拿不准的情况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