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粉丝私信问我:"申请贷款时总听说未还本金这词,但仔细想想又不太明白具体指什么"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讲讲,贷款未还本金到底是个啥?为啥它和利息计算直接挂钩?文章不仅会用大白话解释概念,还会教你怎么看懂合同里的本金明细,提前还款时要注意哪些隐藏规则,以及如何通过本金计算省下真金白银。看完这篇干货,包你变成朋友圈里的贷款小能手!
哎说到这儿,可能有人要问了:"本金不就是我借的钱吗?"其实贷款未还本金总借款金额-已还本金部分。举个栗子,张三去年贷款30万买房,已经还了12期合计还了5万本金,那他现在未还本金就是25万。
这里有个关键点要敲黑板:每期还款都包含本金和利息两部分。比如每月还5000元,可能有3000元是利息,2000元才是真正在还本金。所以别以为每个月固定金额还款,本金就按平均数递减哦!
这三种方式下,未还本金的变化轨迹完全不同。比如选择等额本金的话,前两年可能每月多还1000块,但20年后会发现比等额本息少还好几万利息。
很多朋友觉得数学公式看着头疼,但掌握下面这三个关键计算逻辑,能帮你省下真金白银:
举个实际案例:李四信用卡欠款5万,日利率0.05%,用了30天后还款。产生的利息就是×0.0005×元。这里的关键在于"剩余本金"每天都在变化,所以选择提前部分还款能立即减少计息基数。
很多银行规定:违约金提前还款金额×违约金比例。比如某银行收1%违约金,你要提前还10万的话,就要多付1000元。但有些银行是按剩余本金的百分比计算,这个细节一定要看合同!
很多网贷平台玩文字游戏,这时候可以用这个公式撕开画皮:真实年利率(总利息÷实际到手本金)÷借款年限×100%。比如借10万到手9万,一年利息1万,真实年利率其实是(1/9)÷1×100%11.11%,而不是表面看到的10%。
咱们以100万房贷为例(利率4.9%,30年等额本息):
通过这个案例能明显看到,前五年还的利息占了大头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理财专家建议,如果要提前还款尽量在前十年操作。
去年有个客户王女士就吃了大亏:她以为提前还了20万本金就能立即减少月供,结果银行要求必须重新签订合同,不仅要交违约金,还要额外支付合同修改费。所以记住这三个避坑指南:
最后送上压箱底的干货,跟着做每年至少省下几个月工资:
看完是不是觉得贷款未还本金原来这么有讲究?下次遇到银行业务经理推销产品,记得先拿出手机打开这篇攻略对照着问,保证对方不敢随便忽悠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