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总有人问我:"现在干小额贷款销售还能赚到钱吗?"今天就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,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。
先说现状。现在市面上放贷公司遍地开花,光是咱们小区附近就有三四个贷款中介门店。这两年政策越来越严,去年监管部门光是整顿违规放贷就关了上千家机构。我认识个在平安普惠干了五年的老销售,说现在客户资质审核比查户口还严,以前随便包装资料就能过审的招数全不好使了。
不过有意思的是,做这行的打工人只增不减。朋友圈里天天有人转发"零门槛入职,月入十万不是梦"的招聘广告。上周我表弟还问我要不要去他刚开的贷款中介公司上班,说是入职送电动车。这种情况说明两个问题:一是市场需求确实存在,二是这行流动性实在太大了。
再说说具体工作日常。我采访了干这行的老张,他每天要打200多个电话,跑4-5个客户,晚上还要整理资料到十点。"现在客户都精得很,刚见面就问利息多少,要提供哪些材料。不像前些年随便忽悠两句就能签单。"他掏出手机给我看,通讯录里存着三千多个客户,备注都写着"某某小区王哥""建材城李姐"这种标签。
行业门槛低也是个双刃剑。新人培训三天就能上岗,但存活率也低得吓人。小陈刚入职三个月,前两个月连底薪都没拿到,第三个月好不容易开单,结果客户资质没通过审批,提成又泡汤了。现在他白天跑客户,晚上在夜市摆摊卖烤肠补贴家用。
不过要说完全没机会也不对。我认识个95后姑娘小林,专攻农村市场。她发现乡镇小老板特别需要短期周转资金,就开着二手面包车跑遍周边乡镇,现在手里攥着五十多个固定客户,月收入稳定在2万左右。这说明找准细分市场还是能活下来的。
现在做这行最大的难点有三个:首先是客户获取成本暴涨。以前在58同城发帖就能来客户,现在得花钱买流量、做短视频,有些公司获客成本占到利润的40%。其次是政策风险,上个月隔壁公司因为违规放贷被罚款200万,直接关门大吉。再者是同质化竞争,现在各家产品利息相差不到1%,只能拼服务速度。
要说未来发展,我觉得有几个方向可以关注。一是合规化经营是大势所趋,现在正规持牌机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。二是下沉市场还有空间,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小微企业主。三是科技赋能,听说有的公司用大数据风控,审批速度从3天缩短到2小时。
给想入行的朋友提个醒:千万别去那些要求你自己垫钱的公司,碰到要交押金的赶紧跑。新人建议先去大平台学经验,虽然提成比例低,但能接触正规流程。最重要的是积累客户资源,这行说到底还是靠人脉吃饭。有条件的可以考个信贷规划师证书,现在好多客户认这个。
小额贷款销售早就过了躺赚的时代,但也没到完全做不下去的地步。关键看能不能熬过前期的困难期,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。就像老张说的:"这行就像赶海,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。能坚持三年的,基本都找到门道了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