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刷短视频,总能看到这样的弹幕:"又到还款日了,这个月要吃土了"。朋友聚会时,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不是升职加薪,而是"你花呗还完了没"。就连小区楼下的便利店大哥,最近都开始跟人念叨:"现在年轻人怎么都背着网贷过日子?"
手机点一点,钱来得容易
小美就是典型例子。24岁的她在商场当导购,每月工资到手不到五千。去年双十一,她在直播间抢到两部最新款手机,"先用后付"的支付方式让她瞬间下单。花呗、白条、信用卡来回倒腾,到头来连自己都记不清到底欠了多少平台。现在她手机里光还款提醒就有七八个,每到还款日就像在"打地鼠"。
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。据统计,过去三年网贷逾期人数像坐火箭似的往上窜。很多95后、00后刚毕业就背上了五六位数的债务,有人甚至在借第三家平台的钱来还前两家的窟窿。
超前消费埋的雷
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这么容易掉进网贷坑?看看朋友圈就知道:有人月薪三千却天天晒星巴克,有人租着城中村单间却在直播间疯狂下单大牌护肤品。网上到处充斥着"精致生活"的洗脑包,好像不花钱就赶不上潮流。
更可怕的是,现在借钱比点外卖还方便。随便找个APP填资料,五分钟就能到账几千块。有的平台连收入证明都不查,直接给刚毕业的大学生批两三万额度。这种"钱来得太容易"的错觉,让很多人还没回过神来就背上了巨额债务。
债务雪球越滚越大
小刘的遭遇更让人揪心。原本只欠了八千助学贷款,为了还钱开始碰网贷。结果利滚利,两年下来变成八万块。现在他白天送外卖,晚上当代驾,每天工作16个小时。有次送餐低血糖晕倒,醒来第一句话是问围观群众:"能不能帮我看看手机,今天还款日别超时了。"
这种情况正在形成恶性循环。有人拆东墙补西墙,有人为了躲催收换手机号,还有人被逼得卖游戏账号、二手衣服还债。更严重的是,现在出现了专门教人"反催收"的黑产,甚至有人铤而走险去搞灰产。
这届年轻人该怎么自救?
首先要认清现实:超前消费不等于精致生活。控制住买买买的冲动,把那些"可以买但没必要"的东西从购物车删掉。遇到特别想买的东西,先冷静三天再说。
其次要学会记账。现在有很多记账APP,不用记特别详细,至少要知道自己每个月钱都花哪儿了。很多年轻人发现,原来自己每个月点外卖的钱都够交房租了。
最重要是及时止损。如果已经深陷债务,千万别想着"以贷养贷"。可以找正规机构做债务重组,或者跟家人坦白。北京有个25岁程序员,欠了20万网贷后主动找父母帮忙,现在全家一起制定还款计划,反而修复了家庭关系。
最近有个新词叫"负债羞耻",意思是很多人不敢承认自己欠钱。但与其要面子活受罪,不如早点面对现实。记住,网贷平台不是慈善机构,那些"零首付""免利息"的广告词,背后都藏着锋利的镰刀。年轻人该学会的不只是赚钱,更要学会守住自己的钱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