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好多粉丝私信问:"现在刷个脸就能贷款,这到底上不上征信啊?"这个问题确实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,从刷脸验证的原理到征信系统的运作,再到不同贷款产品的门道,手把手教你看懂其中套路。特别提醒:有些平台玩文字游戏,重点要看《用户协议》第三条和《征信授权书》,否则可能莫名其妙留下记录!
现在贷款平台搞的"刷脸认证",其实分三种情况:
上周有个案例:小王在某平台刷脸申请备用金,结果第二天收到征信查询提醒。这种情况就是平台把"人脸识别"和"征信授权"打包处理了,很多人根本没注意勾选的小方框。
持牌金融机构(银行、消费金融公司)100%上征信,这点没得商量。而那些网络小贷平台,要看有没有接央行系统,建议直接问客服要《金融业务许可证》。
重点看这两个地方:
有个坑要注意:有些平台首次借款不上征信,但提额后就会接入!这个套路最近特别多,已经接到3起相关投诉了。
根据行业数据统计:
金额区间 | 上征信概率 |
---|---|
500元以下 | 约35% |
500-2000元 | 约68% |
2000元以上 | 92% |
不过也有例外,某知名电商平台的"应急借款"功能,300元都上征信,就因为接的是银行资金。
微粒贷、借呗这些"大厂"产品,从申请那刻起就查征信,借款记录明明白白。而某些"零门槛"的现金贷,会玩"会员费"套路,这种反而更容易影响征信。
买手机、家电的分期付款,如果是商家自己提供的免息分期,通常不上征信。但如果是银行信用卡分期,那妥妥的要上。
花呗从2022年开始逐步接入征信,但不是所有人都会上。有个判断技巧:看还款页面有没有显示《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》。
各大平台的"备用金"功能最迷惑人!实测发现:微信备用金(微众银行)上征信,某短视频平台的备用金(合作城商行)也上,但某电商自营的备用金暂时没接征信。
最后说个重要发现:有些平台故意把"刷脸认证"和"征信授权"分两个步骤,中间间隔5-10分钟,就是利用用户的不耐烦心理!
如果已经误上了征信怎么办?别慌,正常还款记录5年后自动消除。但要是逾期了,赶紧联系平台开《非恶意逾期证明》,这个能补救信用评分。
说到底,刷脸贷款方不方便?确实方便!但方不方便的背后,藏着太多需要警惕的细节。记住: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也没有不上征信的"便宜"贷款。下次刷脸借钱前,先深呼吸10秒钟,把该看的条款都看明白了!